科技創新是“強企之本”“動力之源”,是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新疆能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科技動能。
2023年以來,累計研發投入3.59億元,占營業收入的3.4%,研發投入強度較上一個科技年度增長5%,攻克一批重大技術難題,突破一批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瓶頸,有力促進新疆煤化新能源綜合發展基地建設。
聚焦“兩大產業”開展科研攻關
新疆能化圍繞公司主導產業,加速破解重點產業領域關鍵技術難題,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煤炭產業錨定“穩產增產、安全高效”方向,開展重大災害防治、掘進效率提升、采掘布局優化、生產系統優化、煤種煤質優化等方面技術攻關,積極推進巨厚傾斜易自燃煤層高瓦斯沖擊地壓災害耦合機理研究與防治協同治理關鍵技術研究等重大課題。化工產業錨定高端、精細方向,開展“延鏈補鏈強鏈”行動,實施基于準東煤的高濃度水煤漿氣化關鍵技術研發與系統優化等重大項目。
該公司聚焦煤炭、煤化兩大產業,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實施各類科技項目45項,承擔省部級科技研發計劃2項,9項成果榮獲省部級以上獎勵,較上一個科技年度增加4項,增幅80%,獲得政府科技獎補資金500余萬元。新獲授權專利64項,較上一個科技年度增加13項,增幅25.5%。其中PCT專利1項、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60項。發表論文34篇,出版專著2部。
建立“三項機制”助力科技研發
探索實施“揭榜掛帥”機制,以解決實際問題的成效為衡量標準,對于符合條件的項目通過“揭榜掛帥”方式精準選定合作單位,重大項目積極申請上級科技計劃和資金支持,爭取納入政府資金資助范圍。暢通“產學研”機制,加強與高等院校合作,推動創新平臺提檔升級,實現“高新技術企業”和“企業技術中心”全覆蓋,現有“企業技術中心”向“工程研究中心”升級,現有“工程研究中心”向“工程技術中心”或“重點實驗室”邁進。深化全員創新機制,發揮工團“紐帶”優勢,持續舉行創新培訓和創新方法大賽,提升員工的創新能力。緊密圍繞安全生產廣泛開展“五小”活動,積極推廣應用先進技術,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讓更多的“金點子”不斷涌現。
該公司累計建成4個省部級研發平臺,3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自治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近兩年享受優惠減免稅費9000萬元。硫磺溝煤礦和伊新煤業分別榮獲中國煤炭協會煤炭科技創新優秀單位和行業標桿煤礦。公司創新發展的能力以及在行業中的影響力顯著提升。
堅持“兩種方式”強化科技人才培養
新疆能化把人才培養作為技術創新的根本支撐,堅持內培與外引并重,積極搭建導師帶徒、“小白楊”成長、社會化引進、人才庫建設等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機制,激發廣大技術人員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潛能,著力培養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職工隊伍。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大力弘揚和培育創新精神,緊緊抓住提高職工素質這個關鍵,推廣TRIZ創新方法理論,形成黨委領導、行政主導、群團參與、全員創新的良好局面。
該公司完成首屆優秀技術技能人才評選,87名優秀技術技能人才成功晉級。新招聘煤炭、化工主體專業高校畢業生91人,針對露天開采、煤制烯烴等領域,社會引進25名短缺技術人才。在全國創新方法大賽新疆賽區取得“2銀2銅6優”,289項職工創新項目被自治區評為“優秀創新成果”。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新疆能化“開啟二次創業新篇章、爭做高質量發展先行者”的重要時期。新疆能化將增強“抓科技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理念,牢記使命,勇于擔當,搶抓機遇,攻堅克難,依靠創新驅動,助推公司安全、高效、穩健、持續、跨越發展。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