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十八禁,精品 在线 视频 亚洲小说,欧美日韩亚洲国产欧美电影,2021国产麻豆剧传媒在线观看

您的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
基層要聞

用實干譜寫“穩”與“進”的交響——濟三煤礦2024年高質量發展紀實

作者: 張明明  陳杰  宋鵬飛    發布日期:2024年12月27日

從心之所向到行之所往,皆為濟三煤礦高質量發展的壯麗圖景;從目之所及到情之所系,皆是濟三人砥礪奮進、篤行致遠的拼搏身影。

時光的年輪不斷向前,臥龍山景致日新月異,濟三人前進的步伐鏗鏘,訴說著奮斗的方興未艾。回首2024年,濟三煤礦全體干部職工以昂揚奮進的姿態,永不言棄的精神,勇擔重任、主動作為,實現了全年安全生產持續穩定,經營管控平穩運行,黨建工作深度融合。

微山湖畔弦歌不輟,二十四載奮進的起承轉合,匯聚成濟三煤礦高質量發展“穩”與“進”的交響。

強引領  風正帆懸譜壯歌

旗幟引領方向,方向凝聚力量。濟三煤礦黨委堅持黨建引領,文化賦能,積極推進山東能源集團黨委“雙入雙創”黨建工作模式落地生根,高高飄揚的黨旗,始終引領著礦井前進的正確方向。

不斷探索黨建與礦井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新模式,抓合力、增活力、強能力。持續深化黨建工作五維度創新體系、過硬黨支部建設動力機制、“五包五促”提升機制、網格化管理等制度機制,打造“七個過硬”黨支部集群,使支部建設從“有”到規范、從規范到全面“過硬”。開展黨員“先鋒崗”“示范崗”競賽、“一名黨員一面旗”“黨支部書記論壇”等活動,將支部建設成攻堅克難的戰斗堡壘,讓每名黨員成為率先垂范的先鋒,為黨建工作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高度重視文化建設,用文化啟迪思想、滋養內涵、凝聚力量。從文化建設到成果轉化、再到圍繞服務中心大局致力打造綠色人文品牌礦山,濟三煤礦將有形的“至美濟三”文化轉化成無形的“精神圖騰”,構建形成彰顯礦井個性、突出濟三特色、具有時代特征的“融·心”黨建品牌,形成黨建品牌矩陣“生態圈”,以“至嚴至實”的黨建文化為引領,構建“三領六強”同舟黨建文化,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把黨建工作質效轉化為推動礦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黨建工作做實了是生產力,做強了是競爭力,做細了便是凝聚力。濟三煤礦黨委沉身定心,將黨建工作融入礦井安全生產過程,面對全年井下采場斷層多、情況復雜等困難挑戰,深化“四增強、四提升”形勢任務教育,推進“愛企三問”大討論,組織“筑夢濟三·至美有我”主題征文、“至美濟三·奮斗有我”青年演講比賽……同時,濟三煤礦堅定不移推動黨風廉政建設,挺紀在前,執紀從嚴。構建“四廉五清”廉潔文化,建設“清風荷苑”廉潔島教育陣地,先后舉辦廉潔黨課、警示教育、政德教育、黨規黨紀競賽等活動,全面創建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從而聚起來一支敢打敢拼,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隊伍,匯起“團結一致向前看、凝心聚力謀發展”的磅礴偉力。

夯基礎  行穩致遠守底線

煤礦生產,安全為天;道阻且長,行穩方能致遠。濟三礦地處微山湖之畔,隨著開采年限延長和開采范圍擴大,生產條件日趨復雜,井下“一通三防”和防沖擊地壓難度不斷增加。

“先安全再生產,拿不準先停下,定方案要會商,有把握才能干”的安全生產原則,深深烙印在每名濟三人心中,不可逾越。

2024年,濟三煤礦依托“3+6”安全文化管理模式,全方位構建“三為六預”至美安全文化和“1455”安全宣教體系,形成系統規范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實現濟三人“珍重生命、安全為天”的安全承諾。圍繞“安全基礎鞏固提升年”活動主線,實施安全風險管控、技術裝備保障、安全生產標準化“三大提升工程”,形成“井下精細化、地面規范化、作業標準化”管理模式,促進礦井安全形勢持續平穩,實現連續安全生產十八周年,高質量迎接了全國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現場會,深受好評。

安全,不僅要想到、說到,更要通過具體的“做到”,打通工作落實“最后一公里”,使安全標準真正在工作現場落地。每年年初下發的安全一號文,從加強基層隊伍建設,到技術體系建設,再到安全風險預控,持續全面完善系統性建設,力求從根本上杜絕被隱患牽著鼻子走的問題。堅持“865”區隊班組安全自主管理流程,實施“六合一”基層基礎考核機制和“5+1”班組建設,將“五型”班組創建與安全自主化管理班組有機融合,扎實開展“創建安全標準崗、爭做本質安全人”專項行動,大力推進“精品工程”創建活動,創新實施“446”標準化責任機制,實行專業自控、區隊自管、班組自治、個人自律“四自”管理;強化各級管理人員責任與包保區隊安全、不放心人排查、紅黃牌隱患、設備狀況“四聯掛”;構建安全管控、教育培訓、技術管理、安全監察、績效考核、安全協管“六大責任網絡”,建立“責任明確、逐級負責、層層把關、嚴格管理”的標準化管理工作格局。

而對于“標準”的追求,濟三人堅持不懈。對照兗礦能源《安全生產標準化手冊》,形成8個專業、108個固化標準圖,61個工種崗位標準操作流程,將安全生產標準化各項規定和要求貫穿于安全生產全過程,覆蓋到每個崗位、每個工種、每道工序,實現崗位、專業、全面、內在、動態達標。

知風險,存敬畏,方安然。嚴格落實四級安全風險評估、五級隱患排查治理“四五級”聯動分級管控。抓好班前“三位一體”安全檢查評估確認,嚴格執行“十類特殊作業”管控流程和人員進入危險區域管控評估制度,分級列出評估清單,分層級安全確認評估,確保各項特殊作業安全。

2024年,濟三煤礦獲評2022—2023年度煤炭工業特級安全高效煤礦榮譽稱號。

爭一流  敢為人先立潮頭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濟三煤礦堅持以戰略目標引領發展,用科學系統的管理手段促進發展,追求卓越成效,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精干高效、跨越發展之路。

打造智慧礦山,讓安全生產更“智能”。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推廣智能化實用裝備,優化作業工序,采煤工作面應用智能化監測技術,深度融合采煤機記憶截割、三角煤自動截割、支架自動跟機移架、順槽超前支護、運輸機變頻調速及協同集中控制“六大智能化”運行標準;應用GIS、人工智能等平臺,實現礦井技術資料、生產調度、安全監控等數據信息的高度共享和一體化管控……積極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創新成果等與標準化深度融合,以新技術新裝備的應用為礦井安全生產持續改進注入新動力。

2024年12月,在第49屆國際質量小組會議國際QC小組成果發表賽國內賽場上,濟三煤礦匠心QC小組憑借自主研發課題《提高無縱肋錨桿一次成型率》,斬獲大賽最高獎項“Gold Award”(金獎),這是繼獲得第45屆、46屆、47屆國際質量管理小組最高獎項“三連冠”后,再次參賽摘取的第四金,成為濟三煤礦“質量人”勇闖國際大賽的又一里程碑。這不僅得益于礦井厚植的人才培養沃土,同時也得益于推動技術革新和群眾性創新創效長效機制的內在驅動。

讓“金點子”生出“金效益”,不斷完善勞模工作室、創新團隊、群眾性合理化建議征集“三項載體”,推行“金點子”動態表彰,構建立項、評價、培育、推廣、激勵五項機制,強化職工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圍繞安全生產中的關鍵技術難題,調動每一名干部職工創新創效的智慧和潛能。

以簡化作業工序、改進作業方式、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為目標,建立實施安全生產合理化建議長效機制,借助刁新文全國煤炭技能大師、邊震山東省勞模工作室創新成果“孵化基地”,推行資料收集、方案制定、設計加工、效果驗證、持續改善“五步程序”,組織開展技術革新,推廣應用工作面隅角充填囊袋技術、可試驗帶式輸送機溫度保護裝置和智能聯合排水、井下涌水復用等創新成果,讓創新成為礦井提質創效強有力“引擎”。今年以來,自主研究《礦區地表移動智能監測系統研究與應用》項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9項創新成果分獲兗礦能源優秀職工小改小革創新成果和山東省設備管理創新成果。采取創新成果推廣應用目標、責任、督導、驗收閉環管理的方式,對65項兗礦能源獲獎成果進行專業評估、分解、責任劃分,通過各專業評審、認領、劃分,公司表彰的17項成果得到現場推廣應用,實現落地見效。

百尺竿頭思更進,奮楫揚帆新征程。2025年,濟三煤礦將繼續緊扣時代發展脈搏,聚智發力,踔厲奮發、勇毅前行,讓更多的“規劃藍圖”“任務清單”陸續變為現實,奮力書寫礦井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新篇章。

為可能,盡所能!

超越所能,奮進濟三!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