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十八禁,精品 在线 视频 亚洲小说,欧美日韩亚洲国产欧美电影,2021国产麻豆剧传媒在线观看

您的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
基層要聞

鮑店煤礦:實施“融·入”惠工服務模式 助力礦井高質量發展

  王鳳玲    發布日期:2024年12月27日

2024年,鮑店煤礦工會聚焦創建“六型”群團組織目標任務,探索實施“融·入”惠工服務模式,在服務大局中彰顯工會擔當,在服務發展中施展工會作為,在服務群眾中傳遞工會溫度,為推動礦井爭創“全面一流”、打造最幸福單位賦能增效。礦井先后獲得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特級安全高效礦井、全國煤炭行業首家AAAAA級健康企業等榮譽稱號。

共奏時代主旋律—強化思想引領,凝聚向心力

該礦工會聚焦政治思想引領工作,發揮沒有圍墻的工會“大學?!弊饔?,精心開設工會“大思政課”,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現代先進文化有機融合,鑄魂、培根、凝心,引導職工牢固樹立“一家人、一盤棋、一條心”思想,增強了干事創業的向心力。

政治理論宣講鑄魂。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把落實“第一議題”制度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推動理論武裝走深走實、落地生根。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被認定為全國煤炭行業紅色教育示范基地,通過現場參觀、實地培訓,累計開展理論學習活動100余場次,匯聚起奮進新時代的強大正能量。圍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中國工會十八大精神開展宣講活動和工會干部記學習筆記活動,引導全礦職工群眾進一步提高政治理論素質。

傳統文化熏陶培根。該礦發揮“儒家文化”地緣優勢,準確把握儒家文化和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想意蘊、歷史內涵和傳承脈絡,開設“儒家學堂”,依托和美文化大講堂、泰和書院等活動陣地,通過舉辦“端午詩會”、經典誦讀,專家講座、家風家教等,弘揚傳統文化,培植文化根脈。接待上海抱樸講堂主講杜保瑞教授一行,推廣儒學經典,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開設“儒學+管理”等課程,從中汲取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管理智慧,融入礦井管理體系,持續提升礦井管理水平,努力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積極發出文化鮑店好聲音。

形勢任務教育凝心。圍繞礦井安全生產經營中心任務,“和美宣講團”開展形勢任務宣講,舉辦安全知識搶答賽、安全演講、安全大講堂、職工合唱比賽等活動,凝心聚力,決勝全年。積極構建工會大宣教格局,扎實開展群眾安全活動,2024年以來,開展“三查三防”、惠工服務、女工親情幫教、青安崗員集中培訓上崗等活動230余次,筑牢了礦井安全生產防線。累計征集安全主題征文27篇、“安全隱患隨手拍”影視圖像資料178個,微電影《種出一朵安全花》榮獲山東省工會新媒體原創作品大賽二等獎。為惠工驛站添置微波爐、常用藥品、專業書籍,累計發放紀念品3000余份,2500余名職工接受教育,為爭創“全面一流”礦井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

共鑄發展“助推器”—融入中心大局,釋放新動力

該礦深化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大力弘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依托煤炭系統首家“六位一體”的“雙創”基地,成立“雙創”基地黨支部,以“黨旗紅”引領“雙創藍”,讓“黨字號”品牌為發展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

厚植“工匠基因”。建成“黨代表工作室”“兗礦工匠之星”“智能化生產”等9個創新工作室,創新開辦“大師講堂”,完善形成“職工主導、大師輔助、專業督導”的“孵化+轉化+落地”培育機制,以工育匠,育匠為師,形成人才“集群效應”。綜掘機司機王剛,被授予煤炭行業技能大師、山東省技術能手、齊魯首席技師、兗礦勞模等榮譽稱號,被聘為全國煤炭行業教育培訓編審專家井工采掘組委員、優秀教練員。“雙創”基地先后被命名為山東省技師工作站、齊魯技能大師特色工作站、濟寧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

鋪設“黃金賽道”。廣泛開展“安康杯”競賽、安全技術措施講評大賽、“全員技術技能比武”,今年有55個工種,覆蓋采、掘、機、運、通全專業參賽,全力打造產業工人隊伍成長成才的“黃金賽道”。目前該礦技能工人占比91.4%,其中高級工847人,技師260人,高級技師65人,特級技師4人,另有煤炭行業技能大師6人、齊魯首席技師4人,高技能人才占到技術工人總數的38.1%。職工辛程、王冰在第十六屆全國煤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中分別榮獲瓦斯檢查工、單軌吊司機比賽一等獎。先后涌現出二十大黨代表、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張礦軍,全國煤炭工業勞動模范王燕、丁奇,煤炭行業青年崗位能手標兵楊廷進等礦山勞動明星。

助推礦井“智”變。打造“榜樣街”“狀元墻”典型宣傳陣地,集中宣傳展示“勞動模范”“十大標兵”等七類典型人物。開展勞模故事宣講會、勞模工匠座談會、勞模之家掛牌、“勞模班組”戴袖章亮身份活動,讓勞動模范和技能人才站在礦井高質量發展的“C位”,讓“敢為者能為,有為者有位”,激發了全員創新創效活力。“雙創”基地累計完成創新項目2600余項,獲國家專利150余項、省部級及以上成果61項。

共繪最美“同心圓”——聚焦“工”字品牌,深化服務力

該礦工會認真履行維護職責,圍繞職工“急難愁盼”問題,做好暖心實事,讓“工”字品牌成為服務職工最溫暖的底色。

數字賦能“碼”上辦。堅持“讓數據多跑路,讓職工少跑腿,讓實事快落實”的原則,積極推動數字工會建設,開通運行“碼上辦”民生服務平臺,實現了安全生產、經營創效、黨風廉政、和諧穩定等訴求建議“一碼聯動、一碼通辦”,搭建起高效精準的數字惠工服務體系,通過平臺相繼辦理了“在采掘樓安裝茶水爐、遷移勞保超市”等298件民生微心愿,職工滿意率在99%以上。

“10+N”讓幸福加倍。職代會公開向職工承諾辦理“10+N”件民生實事,用心用情辦理“建設康美驛站、職工健身中心”等民生舉措。舉辦集體生日會、退休人員離崗儀式100余場次,為3900余名職工送上祝福,拉滿儀式感,用心用情書寫了有溫度的民生答卷,有效提升全礦干部職工的歸屬感、幸福感、獲得感。當好職工群眾“解憂人”,架起民意“連心橋”,扎實推進民主評價,職工評價滿意率達98%以上,礦井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擦亮暖心服務品牌。深入踐行“1156”暖心志愿服務模式,關注空巢老人、孤殘特困家庭等弱勢群體,關心對外開發家庭,連續九年舉辦愛心托管夏令營,開展“情暖寒冬、與愛同行”“暖心助考、心理護航”“愛在母親節濃濃敬老情”等活動100余場次,開通“建功駐外·有困我幫”暖心志愿服務熱線,開展“團聚青春、攜手追光”青年人才聯誼活動,舉辦“家國同慶、見證幸?!鼻嗄曷毠ぜw婚禮。暖心志愿服務文化中心被中國助殘志愿者協會授予“陽光助殘志愿服務基地”,暖心志愿品牌案例榮獲“2023年煤炭行業標桿案例”。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