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鮑店煤礦以“抓大放小”的戰略眼光和“細節決定成敗”的務實作風,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通過聚焦中心任務、優化資源配置、強化細節管控,鮑店煤礦不僅實現了數智礦山建設的突破性進展,更在安全、生產、經營等多維度交出了亮眼答卷。
頂層“抓大”:專班掛圖作戰 數智建設夯基石
鮑店煤礦構建“1+1+10”數據治理工作團隊,將數據治理與智能化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通過“盤、采、存、治、算、用”六字工作思路,修訂20余項數字化管理制度,構建覆蓋全礦的數據標準體系,確保資源向核心領域集中,實現“抓大”方向精準、執行高效。
創新搭建“數智鮑店綜合辦公”“經營數據中心”兩大平臺,以“業務融合+數據賦能”為核心,集成協同辦公、安全生產、監測監控、大數據分析、一張圖展示、多系統單點登錄等功能,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鏈條管理閉環。平臺通過“線上發起-智能流轉-自動歸檔”全周期管理,實現物資領用、設備報修、安全生產等核心業務的數字化流轉。
安全“織網”:三維防控讓隱患無處遁形
鮑店煤礦以“網格化管理+數智化監控+班組自主管理”構建“三維防控”體系,將安全責任細化到每個區域、每個崗位。通過“日學周析”警示教育、VR模擬事故還原、AI智能識別等技術手段,推動安全管控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預防”轉變,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網絡。
將井上下作業區劃分為網格區,配備“二維碼”隱患上報系統,職工掃碼即可即時提交問題,隱患治理閉環率達99%以上。 搭建“數智安監平臺”,高清攝像頭與千余個傳感器實時監控井下作業,AI智能識別與精準定位技術有效提升現場管控能力,現場作業人員不規范行為呈明顯下降趨勢,切實增強了礦井安全監管的精準性、實效性。
降本“深挖”:全員摳出真金白銀
鮑店煤礦以“六精六提”融合管理平臺為抓手,構建“礦—區隊—班組—個人”四級成本核算體系,將材料費、電費等指標分解到崗,實行“日統計、周分析、月考核”。通過“紅黃藍”三色預警機制和“設備包機到人”制度,實現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深挖內潛、降本增效。開展全員創新創效活動,持續征集合理化建議、“金點子”,以“自己動手、降本增效”的實際行動,推動全員參與節約創效。
作為全省首批試點單位,搭建五級市場指標體系,市場化工資占比達85%以上,全年通過“零活模式”減少外委支出超100萬余元。實施“避峰填谷”用電策略,優化主排水泵、通風機運行參數;智能紅外感應技術應用于井下巷道照明,地面辦公區推行“人走電斷”管理,年節約能耗成本超200萬元。生產準備工區自主維修支架,單臺成本從3萬元降至8000元;通防工區推行“舊件超市”模式,分類上架廢舊配件供班組復用,材料成本同比下降5%。
綠色“攻堅”:分鐘級響應斬斷污染鏈
鮑店煤礦以“產煤不見煤、存煤不露煤”為目標,通過全封閉式棧橋運輸系統、干霧抑塵裝置與智能噴霧降塵系統的協同應用,構建覆蓋“產、儲、運”全流程的揚塵治理網絡。同時,建立“預警—響應—評估”全流程應急管理體系,推動環保管控邁入“分鐘級響應”時代。
5座全封閉儲煤倉替代傳統露天煤場,干霧抑塵系統沉降率提升至98%;運煤車輛必須經過自動化沖洗裝置并覆蓋防塵網,實現“車身無煤渣、輪胎無泥污”。全面淘汰國一及以下非道路移動機械和國三及以下柴油貨車,新能源車輛占比超20%;安裝20余臺DPF顆粒物捕集器,氮氧化物、顆粒物排放大幅降低。“天眼”實時監控與系統數據趨勢預警,使異常問題響應速度提升至“分鐘級”。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