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提升礦井防災抗災能力及員工在突發險情下的應急自救互救技能,魯西礦業梁家煤礦堅持貼近實際抓演練,磨煉隊伍強素質,開展了一系列貼近實戰的綜合應急演練,并將自救器“盲戴”實操訓練與考核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將“人人過關”作為硬指標,著力打通安全避險的“最后一米”。
“實戰演練”,淬煉應急協同“全鏈條”
(舉辦應急演練)
“龍口地處沿海,礦井每年汛期都面臨極端天氣的嚴峻考驗,停產撤人演練是保障安全生產的必修課?!绷杭颐旱V黨委書記、礦長王鵬鵬介紹。為此,在2025年災害性天氣事故綜合應急演練中,該礦選擇真實降雨天氣,高度模擬極端條件下的應急處置場景,旨在全面檢驗“監測預警—應急響應—協同處置”全鏈條效能,重點錘煉多部門快速聯動能力。
為確保演練實效,該礦立足地域與季節特點,緊密依托“雙防”體系建設,對各類安全風險進行科學辨識與評估,形成詳實的安全風險清單,為預案編制提供堅實支撐。預案內容精準聚焦不同區域、不同時段、不同地點、不同危害程度,剛性明確處置程序、措施與響應機制,確保關鍵時刻響應快、處置準、控制穩。
演練絕非“一蹴而就”。演習前,該礦組織了全覆蓋、全流程、多場景的模擬預演。從應急物資精準投送到人員快速集結,從救援方案高效制定到現場快速處置,乃至井下報警、通訊、定位系統與地面壓風系統等關鍵環節的聯動配合,全部進行了反復推敲打磨,確保演練環環相扣、無縫銜接。
“每一次演練,都是對我們應急響應能力的實戰檢驗和精準標定。”副礦長萬蕾在復盤時亮出硬核數據:“災害性天氣演練中,我們實現了‘57分鐘完成最遠距離人員安全撤離’和‘67分鐘達成全流程應急響應閉環’兩大關鍵指標;地面火災演練則清晰量化了‘29人高效疏散’和‘47分鐘完成初期火災撲救’的時效成績。這組數據,不僅摸清了當前能力的‘底數’,更為下一步壓縮響應時間、優化應急預案指明了發力方向。”
“盲戴”攻堅,鍛造生命“硬護盾”
(舉辦自救器盲戴實操演練)
“拇指頂開鎖扣、迅速取出氣囊、準確咬住口具、夾緊鼻夾、啟動氧泵……”在緊張的計時氛圍中,掘進三區秦志濤動作一氣呵成,最終以12秒的優異成績完成盲戴,成為當日“最快手”。這爭分奪秒的場景,正是該礦以“真刀真槍”錘煉員工保命技能的生動寫照。
“以前總覺得簡單,真蒙上眼才知慌亂!現在閉眼18秒內搞定,心里踏實多了!”剛通過考核的采煤工區張錦衛感慨道。近年來,該礦將盲戴自救器列為全員必備硬技能。通過系統培訓自救器結構、原理、使用步驟及維護要點,確保員工“懂原理、會操作”;堅持“明境糾錯+盲境實戰”的模式,強化實操精煉。同時,他們還將其納入日常安全培訓及月、季考核,區隊利用班前會、安全活動日隨機抽檢,確保技能不退、人人保熟。
“應急演練是檢驗整體‘作戰’能力的試金石,而盲戴自救器則是守護個體生命的最后一道盾牌。演練務必‘真’,盲戴必須‘熟’,分秒之差,生死攸關。這不僅是對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強化實戰化演練要求的堅決貫徹,更是對礦工兄弟生命安全的莊嚴承諾?!痹摰V安全總監郝守田說道。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