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西北礦業邵寨煤業傳來消息,該公司1201采煤工作面,日均推進度由原先的最快7米達到現在9米,創下建井以來日產量最高紀錄。
這是邵寨煤業用實際行動詮釋山東能源外部開發“六種精神品格”的深刻內涵;也是有效推動西北礦業“一體兩線三面”工作主題的具體表現;更是全體邵寨煤業人眾志成城,迎難而上,攻克一個又一個制約瓶頸取得的亮眼成績。
“面對當前嚴峻的市場形勢,高效推采是破解困局、提升效益的關鍵,全體干部職工要主動扛起責任擔當。”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總經理周長寬通過組織工區骨干座談、與區隊管理人員交流研討等方式,系統分析當前生產形勢,引導干部職工直面挑戰、錨定目標、提振信心。
1201工作面是邵寨煤業2025年的主采工作面,然而支架液壓系統出現串液、漏液,電磁先導閥損壞等問題成為制約該工作面生產提速的“攔路虎”。為此,在該公司領導班子指導安排下,多次組織生產專題會議,確定了在工作面液壓系統源頭加設高壓反沖洗過濾站、增加乳化液泵箱清理周期、主進主回管路使用清潔球等方式對1201工作面液壓系統進行全面整治。
同時,他們針對液壓支架自動跟機率低及各千斤頂動作時間長制約回采速度,有針對性地投入備品備件。根據摸排情況,排定電磁先導閥、精密過濾器及大、小閥芯每班更換數量,更換下來的精密過濾器及大、小閥芯升井清洗維修,形成穩定的替換+維修的循環模式,有效提高了電液控系統的完好率,保證了跟機移架率及工作面回采效率。
在解決現場生產難題的同時,該公司綜采工區充分發揮“頂梁柱”作用,精心組織生產,制定激勵政策,機割單價幾何倍增,設備包機責任到人,績效考核3班互創有利條件,生產效率提高 50%,使綜采工區職工從最初的抱怨泄氣轉變為如今的干勁十足。
“井下生產、皮帶運輸、主井提升、洗選加工……除綜采工區外,創造紀錄的背后也離不開機電管理部、調度室、機運工區、選煤廠等部門密切協作。”該公司總工程師陳方明說。
擰成一股繩,博盡一份力。該公司鉆探工區職工挺身而出,承接下2203工作面撤面造條件重任,多次組織召開座談會,共收集有效意見8條,為高效安全回撤奠定堅實基礎。機電工區對南翼皮帶變頻一體機進行調速,由原來的2.5米/秒增加到3.2米/秒,電流從原來的140安降低到107安,有效減少了因電流過大導致模塊過熱停機的風險,保障煤流線的高效運輸。
為進一步挖掘主井提升系統潛能,該公司機運工區通過對卸載系統閉合閘門時間進行精準調節,將觸發關門動作重量閾值從7噸提升至8噸,同時對主井滾筒襯墊進行全面更換,確保襯墊與滾筒間實現無縫貼合,通過一系列優化升級措施,主井單鉤提升周期由原先的117秒縮短至113秒,單次循環效率提升約3.4%,大幅縮短原煤提升時間。
產能再高,若洗選能力不足,烏金提煉時間必定會大幅增長,洗煤廠是如何打破困境做到“應洗盡洗”的呢?據該公司洗煤辦主任牟志偉介紹,他們通過加強維修力量,對設備進行預防性檢修,杜絕機電事故發生,提高原煤入洗率。同時,加快煤泥高壓壓濾系統擴容改造項目,新改造的2臺超高壓壓濾機較預定工期提前一個月投入試運行,并達到近期目標,有效提高煤泥壓濾能力。
“當前正處于沖刺‘雙過半’的關鍵時期,我們將繼續保持昂揚斗志,以務實作風,持續挖掘生產經營潛力,用更多紀錄、更好成績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敝荛L寬說。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