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鮑店煤礦2024年黨員發展名冊,全國煤炭工業勞動模范、全國煤炭行業青年崗位能手丁奇的名字格外醒目。在14名新發展黨員中,像丁奇這樣的技術能手和一線骨干占比達85.7%。這是該礦實施“讓黨員成為骨干,把骨干培養成黨員”“紅色工匠”培育工程的實踐成果。
思想淬火:骨干向黨聚攏,筑牢信仰之基
丁奇的成長軌跡,正是鮑店煤礦“把骨干培養成黨員”的典范樣本。作為“全國煤炭行業引領示范勞模工匠工作室”的領頭人,他從技術尖兵成長為光榮的共產黨員,彰顯著信仰與技能的雙重升華。
理論熔爐鑄魂。該礦黨委將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深度融入黨建創新與責任制考核,精心構建“三級共學”“五學聯動”“六大講堂”立體學習矩陣,活用“黨員教育十二法”,讓黨的創新理論如春風化雨,滋養骨干心田。
陣地浸潤無聲。行走礦區,“新聲”長廊流淌著信仰的力量,“榜樣街”“狀元墻”閃耀著奮斗的光芒,儒家學堂、“黨建+文化”主題廣場潤物無聲。專題訪談、主題黨日、對標共建……思想在碰撞中升華,行動在對標中看齊,“黨建就是有形的生產力”在基層實踐中扎根。
“傳幫帶”架起連心橋。黨員骨干與技術能手、技能大師、優秀青年職工結成“傳幫帶”組合,精準滴灌、分類培養?;蛹夹g黨課、流動技術課堂直抵生產現場,成為吸引生產骨干向黨組織靠攏的“強磁場”。
“導師帶徒”育匠才。嚴格的導師帶徒與師徒聯掛考核制度,營造出“尊重人才、精心育才”的沃土。依托“黨員1+N”師徒機制,“大師接班人”計劃,名師高徒結對,青年人才寫實制度與“雙考核”流程,確保培養實效。青年說”座談會傾聽技能人才心聲,三年為9對新人舉辦集體婚禮,發放安家獎勵9萬元,真正以愛才之心點燃干事之志。
先鋒礪劍:黨員淬煉成骨干,挺立擔當之脊
如何讓黨員在關鍵崗位發光發熱?鮑店煤礦的答案是:用精神感召激發內生動力,以實戰平臺錘煉硬核本領。
精神高地鑄匠心。發放《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等書籍,常態化講好勞模工匠故事。分批次組織800余名黨員赴齊河“三種精神”教育基地、孔繁森紀念館沉浸式研學。在5G還原的“焦裕祿工作場景”里感悟初心,在“精神長河”互動屏前寫下“勞動是奉獻社會的崇高途徑”的鏗鏘誓言,讓“三種精神”融入血脈。
榜樣引領站“C位”。讓勞模工匠成為礦井最耀眼的星!開展勞模工匠宣講、座談交流,“勞模之家”掛牌、“勞模班組”亮身份活動持續升溫?!鞍駱咏帧薄盃钤獕Α奔姓故緞谀?、技術狀元風采,讓技能人才享有崇高聲譽,點燃“人人爭當先鋒”的奮斗激情。
“大師講堂”強筋骨。依托“雙創基地”,創新開辦“大師講堂”。20余位勞模、技能大師化身“教授”,結合現場需求排定課程,2024年以來授課達百余場次,覆蓋井下所有采掘專業。點對點“嵌入式”學習交流、基層車間“微講堂”遍地開花,為黨員技術提升打造沒有圍墻的“勞模工匠大學”。
“五條賽道”競出彩。精心鋪設全員技能比武、安全講評大賽、黨組織書記比武等五條“賽道”,分層競技,讓每位職工都有專屬舞臺。技術比武擂臺賽、“絕技絕活”展演,讓黨員骨干在同臺競技中教學相長,砥礪精進,實現“以賽促學、以賽強技”,激活全員創新創效的一池春水。
攻堅亮旗:黨旗所指,創新創效戰場顯鋒芒
“紅色工匠”的成色,在攻堅克難、創新創效中得到最有力的檢驗。“雙向培養”的澎湃動能,最終淬煉成“全面一流”礦井的硬實力。
“黨字號”堡壘賦能創新?!半p創”基地黨支部打造“1234+N”主題黨日模式,“星火文化”熠熠生輝。集歷程展示、成果體驗、VR教育、掃碼聽紅音于一體的星火體驗館,讓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作用在創新創效最前沿充分彰顯,成為省屬企業過硬黨支部示范標桿。
“區崗隊”聯動攻堅克難。以23個黨員責任區、24個黨員先鋒崗,12個黨員示范崗,30支黨員突擊隊、創新隊、黨員志愿服務隊等專業隊伍為支點,“一區兩崗三隊”區帶崗、崗促隊聯動攻堅。黨員帶頭“亮身份、做表率、建新功”,圍繞安全生產、節支降耗等難點,完成科技創新成果500余項。黨的二十大代表張礦軍道出真諦:“工匠精神不僅是精益求精,更是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極致?!?/span>
“雙創藍”激發澎湃動能?!半p創”基地發揮“孵化+轉化+落地”核心效能,完善“五有”機制,匯聚人才“集群效應”。在崇尚科學、推崇探索的創客精神驅動下,高技能人才隊伍迸發創新活力。礦井獲評兗礦能源“科技創新先進單位”,“雙創”基地榮膺山東省技師工作站、齊魯技能大師特色工作站等稱號。
“微創新”撬動“大效益”。全國煤炭工業勞動模范王燕帶領團隊,將廢舊皮帶變廢為寶,通過改良切割設備,加工效率提升60%以上,每年可為礦井創效226萬元,斬獲煤炭行業優秀質量管理成果一等獎。綜采二區“青動力”黨員創新隊成員、技術主管賈少雄,鉆研“采煤工作面數據可視化”課題,用數字孿生和三維可視化技術給運輸機裝上“電子眼”和“大腦”,因為割煤路線更直、設備運行更穩,每天能多采幾噸煤,一年下來多賺100多萬元。通防工區黨員讓廢棄傳感器“重生”,生產服務中心鉚焊車間黨員帶頭創效50萬元/季度……小革新匯聚成大能量。
“數智軍團”鍛造未來引擎。平均年齡33歲的“數智攻堅團隊”,成功搭建“數智鮑店”APP,關鍵設備運行盡在掌握。目前,礦井已建成地面智慧安監中心與數智辦公平臺,打造全國首個常態化運行智能綜放工作面,率先部署全球首套礦用高可靠5G專網系統,建成省內首條火車智能裝車線,順利通過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驗收。向智啟航,推動黨建工作與數智化建設深度融合。
星火燎原:煤海深處,先鋒光芒照亮新征程
“黨員就是攻堅克難的骨干,就是引領創新的標桿!”該礦黨委書記趙計華話語鏗鏘,“我們要讓黨旗在井下一線高高飄揚,持續淬煉‘骨干成黨員、黨員成骨干’的紅色熔爐!”如今,該礦擁有專業技術(學科)帶頭人、優秀技能人才、高級工及以上人才千余名,黨的二十大代表張礦軍、全國煤炭工業勞動模范王燕、丁奇,煤炭行業技能大師王剛……一批批“紅色工匠”如星火璀璨、熠熠生輝。
他們活躍在7306智能化工作面的最前沿,黨員帶頭執行“四嚴”標準,“包保設備”讓故障率直降20%;他們扎根在通防安全的第一線,秉持“發現不了問題就是最大問題”的理念,守護礦井“生命清風”;他們在各自的“專屬賽道”上奮力奔跑,以匠心與擔當,將黨旗插在攻堅克難的最前沿,匯聚成推動礦井向新而行的磅礴力量。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