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正通煤業全面深化開源節流,著力建立全鏈條成本管理長效機制,從源頭計劃審批、物資精細管控到生產設計優化等多個環節精準發力,環環相扣、嚴抓嚴控,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精打細算、深度挖潛,牢牢牽住成本管控的“牛鼻子”,穩步推進節支降耗工作。
(該公司經營管理部與機電管理部技術人員盤點物資)
捂緊材料成本的“錢袋子”成為發力點,生產技術部、經營管理部、機電管理部聯手對區隊物資材料計劃嚴格“過篩子”,深入剖析真實需求,精準匹配庫存現狀,精心規劃采購策略,整個過程如同兩化融合辦公室負責人韓通生動比喻的“裁縫精剪冗余布料”,精細裁剪之下,僅風動工具(電焊機、錨桿機)及皮帶機配件(滾筒、托輥)等物資,上半年就精準核減計劃金額443萬元。
盤活沉睡資源也作為一項關鍵舉措全面鋪開,該公司全面開展“清倉利庫”,將庫房深處積壓的物資翻檢建檔,建立了實時刷新的動態賬本,針對470多萬元難以復用的廢舊物資實施集中封存,同時積極探索“點石成金”的盤活之道,推動物資高效流轉。
(該公司生產技術部技術人員研究巷道優化設計方案)
在提質增效主線上,生產技術部同樣積極作為,成為挖潛增效的又一關鍵抓手,他們通過定期召開設計優化會,集思廣益深挖降本潛力。會上,技術副總工程師謝中輝介紹了優化舉措:一方面優化施工路線,將西區1#回風大巷與西區膠帶大巷的TBM拆解路線巧妙整合為一,直接節省了鋪設2300米回撤路線的硬化工程成本;另一方面則在巷道設計及掘進階段持續深化優化,嚴格依據巷道地質條件、服務年限及圍巖變形規律,對支護設計進行動態評估與及時優化調整,從而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杜絕過度支護、降低支護材料成本。
(該公司機廠技術人員修復設備)
尤其在“變廢為寶”的循環利用上成果搶眼,該公司變“思路”為“出路”,將大量棘手的煤矸石“物盡其用”,替代砂石料鋪筑硬化了1080米巷道路面,為成本節約貢獻了16.95萬元。作為降本節支的排頭兵,機廠主動“變廢為金”,通過慧眼分揀有價值的“舊寶貝”實現變現收入53.4萬元,更將故障或待報廢設備“妙手回春”修復翻新,使其恢復性能重返生產一線,再創效益16萬元……這些扎實舉措的協同推進,不僅有效降低了資金占用與倉儲成本,更是公司推行精細化管理、提升運營效率的成功實踐。
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張金魁明確表示,下一步,將降本增效理念更深更實地融入生產經營的各環節、全領域,久久為功、持續發力,不斷錘煉企業在復雜環境下的生存韌性與競爭力。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