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煤炭市場波動加劇、經營壓力持續增大的挑戰,楊村煤礦錨定“節支等同增收、降耗就是創效”理念,以刀刃向內的改革精神,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優化、全員參與“三管齊下”,交出一份亮眼的節支降耗成績單。一季度,該礦材料費定額指標節約18%,煤炭發運燃油消耗同比下降53.16%,盤活廢舊物資180余萬元,走出了一條“精打細算”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技術創新:激活降本增效“動力源”
楊村煤礦將技術創新作為破解成本壓力的關鍵抓手,聚焦生產痛點開展“微創新”,推動效率與效益雙提升。
在井下生產環節,綜采工區創新使用舊水泥蓋板替代傳統地面硬化工藝,不僅縮短施工周期30%,降低材料成本15%,還實現了蓋板回收復用率100%。這一舉措既解決了地質壓力導致的地面開裂問題,又減少了重復施工帶來的資源浪費。運搬工區依托智能化調度系統,對鋰電池單軌吊、猴車等設備運行狀態實時監控,空載率降低40%,運輸效率提升35%,全年可節約維修及能耗成本超50萬元。
此外,生產服務中心通過“干將”平臺盤活閑置物資,機電維修班組對舊螺栓、鋼梁等“變廢為寶”,一季度累計修復設備100余臺次,節約資金35萬元。技術創新的“多點開花”,為礦井節支降耗注入強勁動能。
精細管理:擰緊成本管控“節流閥”
楊村煤礦以“精”為目標,構建“全員、全過程、全要素”成本管控體系,將精細化管理貫穿生產經營各環節。
材料管理方面,推行“班組—值班管理人員—材料員”三級聯審領用機制,嚴控物料發放全流程,材料計劃準確率提升至95%,兌現率提高90%。生產準備工區通過“班清班結”動態考核,將成本指標分解至班組和個人,二季度材料損耗率同比下降12%。能源管控上,實施“避峰填谷”用電策略,動態調節洗浴熱水溫度、路燈開關時間,能耗成本同比下降15%。
在煤炭發運環節,煤質發運中心優化“多、快、短”發運模式,精準調度車輛裝運,減少重復作業,一季度燃油消耗減少1.26萬升,節約費用8.82萬元。通過管理“顆粒歸倉”,礦井實現從“粗放式”向“精益化”的跨越。
全員參與:共筑節約文化“同心圓”
楊村煤礦堅持“人人都是創效者”理念,通過思想破冰、機制激勵、成果共享,凝聚全員節支降耗合力。
思想引領上,開展“千斤重擔眾人挑”主題教育活動,組織宣講會、經驗交流會20余場,職工參與率100%。掘進工區創新開展“掘進經驗議事堂”,職工提出的“打吊掛眼施工”“精準領用螺絲”等30余條“金點子”被采納應用,安全隱患整改率提升40%。
機制保障方面,將節支指標與績效掛鉤,設立“節電先鋒”“修舊能手”等專項獎勵,激發職工主動性。機運工區通過“交舊領新”制度,小型配件月使用量降低10%;舊物修復專項小組復新設備成本僅為新購的30%,年節約資金超百萬元。
文化浸潤下,“省下的就是賺到的”成為職工共識。綜合服務中心推行“星級宿舍”“幸福餐廳”服務升級,職工滿意度達98%,真正實現企業發展與職工福祉“同頻共振”。
楊村煤礦通過技術改進、管理優化、制度完善和文化培育等多項措施,在成本控制和資源利用效率方面取得一定成效。針對當前發展現狀,該礦將繼續落實“六精六提”“五轉五增五提升”等專項工作機制,在材料回收復用、設備維護保養等環節加強成本管控,探索建立適應本礦特點的節支降耗管理體系,以“節支降耗”為筆,繪就礦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圖景。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