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炭市場持續低迷、成本管控承壓的嚴峻形勢下,魯西礦業魯西煤礦以山東能源集團和魯西礦業“六精六提”融合管理為指引,以“非必要無價值”浪費排查為突破口,通過制度革新、靶向管理、技術創新組合拳,走出一條精益化降本增效之路。
制度革新破頑疾
(浪費項目排查工作推進會)
為確保“非必要無價值” 浪費排查治理改善活動順利開展,該礦成立專項領導小組,強化頂層設計,制定了《浪費項目排查治理活動實施方案》。該方案以精益思想為指引,將價值流分析、精益管理工具應用等手段貫穿人、機、料、法、環、管、技全要素,對管理流程繁瑣、設備閑置、材料浪費等問題進行精準識別與全面診斷。
“我們針對管理、運輸、庫存等‘八大浪費風險’,建立‘問題清單、原因剖析、精準施策’的閉環管理機制,不僅要揪出顯性浪費,更要深挖隱性‘病灶’,實現全流程降本增效。” 運營管理部部長馮興麗介紹道。
與此同時,他們還通過搭建全員自主改善平臺,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鼓勵員工從基層視角為管理優化建言獻策,讓降本增效的智慧火花在一線不斷迸發。
“全員自主改善平臺就像一個‘金點子’孵化器,讓每個員工都能成為管理優化的參與者。”采煤工區職工張宏鷗對此深有感觸:“以前遇到設備小故障,只能等維修人員來處理,現在通過自主改善平臺,我們班組提出設備日常維護優化方案,減少了停機時間,效率提高不少。”
靶向管理提質效
(盤點閑置設備)
該礦圍繞年度目標任務,緊密結合上級整體戰略規劃,從基礎管理、市場化運作等9大板塊精心編制40項“六精六提”年度計劃,每項計劃明確“路線圖”與“時間表”,確保管理提升有章可循。同時,對2025年度預算項目進行“地毯式”梳理,篩選出45項降本增效項目,涵蓋資產盤活、稅收籌劃等關鍵領域。
“過緊日子”理念如今已融入礦井日常管理的各個方面。他們嚴格執行物資領用審批制度,今年以來,通過精準管控物資領用,材料成本同比下降12%。“嚴格執行物資領用審批制度后,我們從源頭上杜絕了浪費。上個月,掘進工作面根據實際需求調整材料領用計劃,直接節省了近萬元的支護材料費用。”運營管理部副部長劉高表示。
同時他們還積極推進設備調劑、租賃等舉措,讓閑置的溜槽、水泵等設備重新“上崗”,設備綜合利用率從75%提升至88%。此外,解剖式成本分析更是將成本管控細化到每個崗位、每道工序,真正讓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
技術創新挖潛能
(強化煤場發運管控)
在生產經營的主戰場,該礦聚焦關鍵環節,打出提質增效“組合拳”。面對33下01工作面長期過斷層的復雜地質條件,生產技術團隊反復研討、實踐,創新應用超前落底技術,有效控制原煤含矸率。在選煤環節,全過程控雜管理與精益洗選協同發力,技術人員扎根選煤廠,通過盯班寫實,根據實際生產情況動態優化洗選參數,切實提升洗選質量與效率。
此外,他們還通過創新煤泥提質工藝,拓展多元化銷售渠道,統籌調配不同品質產品,科學實施摻配均質技術,力求產品效益最大化。據了解,今年以來,市場化拍賣低硫洗混煤產品達9.84萬噸,其中配銷煤泥6.96萬噸,商品煤轉化率高達100%。
“越是市場低迷,越要練就硬核實力。”魯西煤礦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業表示。當前全礦正沖刺“時間任務雙過半”目標,通過深化“兩化融合”,嚴格落實降本增效“八項硬措施”,將精益管理理念貫穿生產經營各環節,全方位提質挖潛,為圓滿完成全年目標筑牢堅實基礎。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