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護錨桿再緊半圈!”
“盯緊頂板那塊響煤!”
“舊托盤拿回去修,別扔!”
……
在魯西礦業郭屯煤礦北翼膠帶大巷掘進迎頭,掘進工區生產四班班長王專指令清晰有力。他名字帶“?!?,人如其名,骨子里滿是專注、專業、專精的精神。十六載光陰流轉,他在800米地層深處摸爬滾打,從支護工、綜掘機司機,再到“兵頭將尾”,用執著和堅韌掘出一條條“烏金之路”。而他帶領的班組也成為掘進戰線上的一把“尖刀”,取得一串串耀眼佳績,被大伙兒贊譽為“王牌專班”。
“專”注安全,鐵面無私守防線
“在老王這兒,安全就是天條!”組員王恒談及班長王專時,眼神里滿是敬畏。這位扎根井下16年的“老掘進”,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練就了一雙敏銳的眼睛,再隱蔽的隱患在他面前都無所遁形。他深知,每一次疏忽都可能釀成大禍,因此,他將安全檢查視為重中之重。
工作中,王專雷厲風行地將班組每班安全檢查頻次從2次提升至4次,從掘進迎頭到巷道深處,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他推行的“雙人互檢”責任制,讓兩名工友相互監督、相互提醒,堅持杜絕麻痹大意、馬虎粗心。翻開他那本邊角磨損、字跡斑駁的記錄本,密密麻麻的字跡記錄著頂板壓力變化曲線、設備振動頻率等關鍵數據,儼然是一部“安全寶典”。
憑借豐富的經驗,王專在每道工序中精準設置5個關鍵安全控制點,如同在巷道里布下5道堅實防線。錨桿預緊力是否達標?風筒距迎頭是否合規?設備運行參數是否正常?……正是這份對安全近乎偏執的堅守,讓生產四班實現了連續12個月“零輕傷事故”的佳績,成為工區公認的“安全標桿班”。
“?!弊①|量,匠心雕琢鑄精品
在王專眼中,巷道掘進不是粗獷的體力活,而是一門精雕細琢的藝術。
“巷道不僅是礦井的‘臉面’,更是安全的‘根基’。錨桿角度一旦偏差超限,必須重打!成型誤差若超標,堅決返工!”他對工程質量的要求幾近苛刻,堅持推行“標準化、精細化、精品化”施工理念,使得班組工程的優良率始終維持在95%以上。
“線性管理”是王專手中的“質量密碼”。在他的嚴格要求下,每一根錨桿、每一根錨索梁的安裝必須角度精確、預緊力達標;每一條軌道的鋪設必須平直穩固;每一節風筒的吊掛必須整齊劃一,確保成排成線。他堅信“規程措施就是施工的準繩,必須一絲不茍地執行?!边@種專注的態度深深影響著整個班組,共同打造出經得起檢驗的精品巷道。
郭屯煤礦北翼軌道大巷便是王專和他的“王牌專班”的得意之作,平整如鏡的巷道壁、筆直延伸的軌道、整齊劃一的管線,不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為工友們筑起了堅實可靠的安全屏障。
“?!弊⒊杀?,精打細算創效益
“省下的,就是兄弟們的‘真金白銀’!”在成本管控上,王專錙銖必較,對單米巷道材料消耗爛熟于心。他通過精細化管理,成功將單巷掘進材料成本壓降15%,讓每一份資源都發揮出最大價值。
修舊利廢是王專的“制勝法寶”。在他眼里,廢舊錨桿、彎曲托盤都是“沉睡的寶藏”。他帶頭在工房里敲敲打打,將變形的錨桿敲直,把磨損的托盤打磨翻新。在他的帶動下,班組成員紛紛化身“變廢為寶”的能手:廢舊軟管搖身一變成為設備護套,回收的螺絲螺帽經過清洗又能重新上崗。
王專還立下物料管理“鐵律”,小件入箱、分類明確,大件歸位、碼放整齊。這一舉措讓生產四班材料盤點準確率從85%升至96%,現場物料取用效率大幅提升,浪費現象幾近絕跡。每月2萬余元的材料費節約,不僅為區隊創造了效益,更讓班組成員的錢包鼓了起來。
工作中的王專如“鐵漢”,嚴謹細致,但班組成員都知道他其實是個熱心腸。他心里記掛著班組的每一名兄弟,誰家有困難,都會盡力幫忙。下井的時候,他總愛說的一句話就是,“兄弟們,打起十二分精神,咱們平平安安下井,平平安安回家!”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