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紅八月,烈日炎炎。新材料公司東華科技鈣基新材料產業園施工現場塔吊林立,各類工程車輛正來回穿梭,工人們揮汗如雨、干勁十足,到處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蓬勃發展的氣息撲面而來。
8月31日,2024年秋季全省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暨全市秋季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舉行,淄博市分會場設在東華科技鈣基新材料產業園項目現場。此次開工儀式,不僅意味著年產10萬噸納米碳酸鈣生產線正式開始建設,更預示著鈣基新材料產業園的發展迎來新階段——今后,山東省內首個鈣基新材料全產業鏈融合發展集聚區和國家級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區的建成未來可期。
觸摸“新材料”高端鈣基新材料將量產
作為山東能源新材料板塊創新發展的“主攻手”,東華科技承載著推動集團鈣基新材料產業發展壯大的重要使命。
其貌不揚的石灰石,如何升級為影響產業布局的能“吃”的石頭?原來,柳泉石礦是東華科技鈣基新材料產業園的資源“寶庫”,經檢測發現,其開采出的石灰石質量好,氧化鈣含量最高可達54%,在江北地區首屈一指,儲量也是高達9000萬噸。若是僅出產骨料,價格約在100元/噸;但如果加工成納米碳酸鈣等高端鈣基新材料,每噸價格可升至上千元;可用于食品加工領域的,還可達到1萬元/噸的價格。
(柳泉石礦項目現場)
納米碳酸鈣作為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應用場景廣泛的鈣基新材料和國家戰略新興材料,通常是指粒徑100nm以下的納米級碳酸鈣粉體材料。別看納米碳酸鈣等高端鈣基新材料售價萬元價格高,但優質碳酸鈣產品在山東市場上卻是稀缺品。
據介紹,山東石灰石資源大都氧化鈣含量較低且有害物質較高,不適合生產優質的碳酸鈣產品,多通過國外進口,或者從廣西等國內生產大省購入來解決。所以說,年產10萬噸納米碳酸鈣項目的開工,意味著優質的鈣基新材料不僅實現自產自銷,還可廣泛應用于冶金、建材、食品、醫藥等30多個行業領域2000多個產品,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年產10萬噸納米碳酸鈣項目作為此次產業園開工重點項目之一,其采用目前國內最成熟的間歇鼓泡攪拌碳化法生產工藝和最先進的碳化活化一步法生產技術。“配套國內唯一的智能化碳效數字化管理系統,納米碳酸鈣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全省建設規模最大’‘全國裝備水平最高’‘生產工藝最先進’‘全國首個數字化碳效管理系統’‘行業首個智慧工廠’五項突破,確保項目建成即標桿。”東華科技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全介紹說。
(鈣基新材料相關產品展示)
據了解,該項目一期總投資5億元,建成后將是山東省內最大的納米碳酸鈣生產企業,年可實現產值3億元以上,通過延鏈向下招引密封膠、高端鈣塑制品項目等,可拉動產值增加10億元以上,實現了山東能源新材料產業新突破,對淄博市乃至全省新材料及綠色建材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具有重大意義。
感受新方向 產業園促循環經濟提質升級
如果說,能“吃”的石頭反映的是新材料龍頭產品的科研落地,鈣基新材料產業園的建設則是山東能源新材料產業華麗轉身的高端布局。
作為山東省“十強”產業之一,新材料產業未來發展空間大,對于產業內循環和帶動經濟雙循環具有重要意義。東華科技鈣基新材料產業園2022-2035年規劃面積391公頃,重點布局鈣基新材料、循環經濟、數字化和“碳中和”三大產業鏈,建設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四化”(高端化、生態化、智能化、集約化)、“四零”(零購電、零排碳、零排廢、零化石能源)園區,建成省內首個鈣基新材料全產業鏈融合發展集聚區和國家級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區。
(鈣基新材料產業園規劃沙盤)
鈣基產業園自規劃建設以來就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與重視。該園區項目投資大、效益高,主導產品鈣基新材料應用廣泛,建成后將成為國內最大鈣基新材料產業基地。今年8月12日,產業園柳泉石礦項目二期工程通過驗收,正式獲得安全生產許可證,標志著該項目礦山基建已完成,進入全面生產階段,成為東華科技轉型發展的“壓艙石、頂梁柱”。其他重點項目也按下了快進鍵,骨料線成品庫已初具規模、漸露真容。據了解,正在建設中的骨料生產線包括篩分車間、綜合樓、破碎線等設施,建成后預計可年產200萬噸成品石灰石。此外,東華科技公司還與山東大學等知名科研院校和研究機構建立長期合作,持續加大功能性粉體新材料研發力度,目前4大類11個品種的功能性粉體材料已全部投向市場,廣泛應用于煤礦、隧道、道路等工程建設。
(東華科技“雙碳”平臺)
在綠色低碳方面,東華科技公司以建設產業園為契機,規劃布局“雙碳”業務,為未來產業發展爭取了更多領先優勢。通過與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共建數字化碳管理聯合實驗室研發“雙碳”平臺,對生產環節碳排放實現全過程管控,高效完成碳盤查、產品碳足跡、減碳項目的數值核算及履約管理,為產業綠色發展做好了數據分析支撐。該平臺還鏈通了德國TUV體系第三方認證機構,可以對產品碳足跡進行核算,并能夠出具歐盟認可的產品碳足跡認證報告,從而協助產品拿到國際市場“通行證”。從賣產品到賣方案,東華科技公司定位全國首個“碳鏈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商”,目前已服務60余家企業,形成50種產品碳足跡數字化模型。他們還首創氫、氨、煤炭水泥原料混合燃燒技術,入圍全國建材行業首批重大科技攻關“揭榜掛帥”榜單,已完成分解爐6%替代燃煤驗證,實現了水泥行業氫能利用“零”的突破。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