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盡管室外氣溫已降到零下14度,但西北礦業邵寨煤業運煤場內,卻暖意融融。一輛輛運煤車輛整齊有序停放在運煤場,陸續發往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地震災區。
(西北礦業邵寨煤業運往災區的運煤車整裝待發)
“勇擔社會責任,追求可持續發展。優秀企業的生命和利益是跟國家連在一起的,只有國家強大,企業才能安身立命。我們堅持‘為社會創造價值、為員工創造幸福’的理念,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企業運營全過程對利益相關方、社會和環境負責,最大限度地創造經濟、社會和環境的綜合價值,促進可持續發展,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企業的知名度、信譽度和美譽度。”西北礦業黨委書記、董事長黃書翔說,他們加大隴電入魯、對口支援青海等工作,區域影響力不斷提升。
西北礦業堅持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在努力創造經濟價值、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管理好企業運營對利益相關方的影響,有效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主動融入當地社會,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社會和諧,最大限度創造經濟、社會和環境的綜合價值。
他們堅持履行社會責任與企業改革發展相結合,把社會責任作為提高依法治企水平、提高發展質量效益和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內容,將社會責任工作與企業改革發展各項工作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統籌安排部署,同步推動落實。
新春臨近,全國大面積降雪,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災后重建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為讓災區群眾過上歡樂、溫暖的春節,西北礦業旗下邵寨煤業公司調撥500噸塊煤運往災區,保障災區的能源供應。
為了安全、高效地將煤炭運抵受災災區,該公司專門組織成立了煤炭運輸車隊,精心挑選多位經驗豐富的駕駛人員和維修人員,馳援受災地區。1月27日0點,15輛運煤車輛駛出公司大門運往災區,全力以赴幫助災區群眾渡過難關。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根據災后重建的實際需要,精心準備了熱值在6200大卡的優質煤炭運往災區,不讓災區群眾受凍。”邵寨煤業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張軍說。
一花不是春,百花春滿園。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地震后,西北礦業另一家權屬企業——五舉煤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迅速行動,全力以赴協助當地政府做好災后救援工作,以實際行動支援地震災區人民渡過難關。
五舉煤業召開專題會議,成立工作專班,迅速做出生產部署,從一線生產到洗選運輸,一切以災區人民所需為主,加快生產。同時,他們積極協調專用車輛,調裝煤炭物資。在克服冬季煤源緊張、雪霧天氣及道路結冰等困難的基礎上,他們全力打通支援災區所需塊煤的綠色通道。歷時14個多小時,600多公里的“馬不停蹄”,6輛滿載五舉煤業調撥的200噸熱值5000大卡塊煤安全抵達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為災區中的人民送去了溫暖和祝福,彰顯國企擔當。
堅持社會責任與企業運營相融合,西北礦業將社會責任融入企業戰略、治理和日常經營,全面改進、豐富和完善各項制度和管理體系,促進企業不斷優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他們始終牢記發展使命,致力于服務社會、踐行國企擔當,持續優化生產組織,強化“產洗銷”統籌協調,先后與甘肅省平涼市、崇信縣等地方發電企業簽訂了電煤保供合同并按時供煤,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企業為駐地學校捐贈經典名著等、健康應急包和書包)
在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傾力回報社會的基礎上,西北礦業組織開展“點亮夢想”經典名著小書包公益捐贈活動,為靈臺縣邵寨鎮中心小學等5所學校捐贈經典名著等圖書2740余冊,健康應急包350套,安全書包350個,受到了當地政府和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
安置一個人,幸福一個家。殘疾人有了就業崗位,往往就能自食其力,大幅度減輕家庭負擔,走向新生活,燃起新希望。西北礦業愛科公司積極踐行“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使命擔當,貫徹落實殘疾人就業政策,主動與駐地殘聯及政府單位對接,廣泛吸納安置殘疾人就業,把“就業崗”送給“弱者”,為殘疾人家庭減輕后顧之憂。截至目前,該公司共吸納34名殘疾職工就業。堅持在工作崗位、收入分配和評先樹優等方面落實傾斜政策,他們每年評選先進模范殘疾職工,對符合要求的殘疾職工優先納入黨員發展計劃。他們累計發放幫扶資金7.8萬元。
(愛科公司職工登臺表演)
不僅如此,愛科公司創新建立“黨員+殘疾職工”結對幫扶機制,各級黨員聯系殘疾職工94人次,發現并解決各類問題32條。他們堅持開展“春送祝福、夏送清涼、秋送助學、冬送溫暖”活動,定期組織殘疾職工進行健康查體和職業危害檢查,最大限度維護其身心健康,著力增強殘疾職工幸福感,做到了有難必幫,有困必解,使殘疾職工切實感受到企業的關愛與溫暖。
春花秋實,春風秋雨。企業的一系列善舉,得到了駐地政府、周邊百姓和社會的認可,西北礦業愛科公司也被山東省殘疾人聯合會授予“山東省殘疾人就業基地”,愛心家園再添光彩。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