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新礦集團黨委突出“創”字求特色,緊扣“實”字見成效,持續叫響“學習黨史,我們不一樣!”,在內容、形式、方法上精心推出亮點措施,使黨史學習教育更接地氣、更有人氣、更具效果。
聚焦黨建引領,“創·實”黨建領航高質量發展。聚焦能源集團“雙入雙創”黨建工作模式孵化落地標桿目標,全面推行“創·實”黨建工作模式,突出“創新創優創成效,求實務實抓落實”的核心理念,創建三維定向、六項建設、五化保障“365”運行體系,以“創”融入企業改革發展和生產經營全過程,以“實”貫穿黨建工作全流程,實現“創·實”黨建與企業中心工作有機融合、同頻共振,以高質量黨建為新礦高質量發展領航賦能。
聚焦群眾關切,暢通六大渠道問需于民。堅持“職工群眾盼什么,我們就干什么”,把準確掌握職工群眾急難愁盼需求作為“我為職工辦實事”的“源頭”,利用黨員聯系服務職工群眾、網絡民生通道等線上線下六大渠道廣開言路、問需于民,找準為職工辦實事解難題的落腳點、著力點,兩級黨委分層級建立“我為職工辦實事”重點項目清單437個,全面拓展了“我為職工辦實事”實踐活動內涵外延。
聚焦重點人群,“新礦心”志愿服務暖人心。作為能源集團二級公司層面建成運行的首個志愿服務機構,“新礦心”志愿服務總站堅持“做就做到剛需,干就干到心坎上”,招募志愿者近300名,開展便民集市、百家講壇、周五健康驛站、愛心托管、消夏文藝匯演等主題志愿服務活動30余場次;通過建立家庭檔案、開通暖心熱線、主動宣傳推介的方式,精準挖掘省外創業職工家庭、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特困職工家庭等群體日常需求,為礦區近4000名省內外創業職工建立個人家庭檔案,與省內老區19戶特困職工家庭組成“結對認親”小組;“新礦心”省外暖心熱線全天接聽省外職工咨詢和求助,完成電話連線2300余個,解決訴求100余條;開展“新礦心”進疆入蒙“牽手”駐外職工宣傳推介活動,與300余名省外職工面對面座談交流,現場登記志愿服務訴求,解除職工后顧之憂,真正做到“你在前方為家創業、我在后方保你無憂”。
聚焦陣地作用發揮,“黨校老師講黨史”接地氣。充分發揮企業黨校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的主陣地和主力軍作用,把黨史學習教育納入黨校主體課程體系,抽調8名骨干教師組建“紅色熔爐宣講團”,開展“黨校老師講黨史”活動,精心準備八個系列專題精品課程,進基層到一線開展巡回宣講,用鮮活的故事傳播思想,用形象的方式解讀精神。在現場宣講基礎上,所有專題宣講全程錄制視頻,第一時間上傳企業網站,供黨員線上隨時隨地點播學習,累計參與26000余人次,擴大了學習宣講的覆蓋面。
聚焦辦實事解難題,“暖心清單”承諾踐諾聚民心。將收集的職工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列出暖心服務清單,開展“我為職工辦實事”公開承諾踐諾,在基建項目現場設立“學黨史、辦實事”承諾牌,真正把職工群眾反映的“問題清單”變成黨員干部的“履職清單”。伊犁能源建立黨群服務中心,打造24小時不下班的黨支部,切實幫助職工解決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黑溝煤業主動進區隊班組交流溝通、盯現場加強責任心管理、重心下沉摸排實情、深入民生問題查擺“四步驟”,靠上去抓問題清單、責任清單、變現清單“三清單”落地落實,全方位做好信訪工作;萬祥礦業的“流動調解站”暢通民生訴求通道,把矛盾化解在基層。
聚焦關鍵少數,“學黨史、辦實事”臺歷寫實有溫度。作為減輕基層負擔、力戒形式主義的有效方式,新礦集團黨委面向全體黨員領導人員發放“學黨史、辦實事”臺歷600本,以“日歷化”形式每天記錄學黨史和辦實事情況,便于每天對標、隨時翻閱、查漏補缺,創新“三省”工作法,時刻提醒黨員干部用心學黨史、真心辦實事,已累計解決職工群眾“急難愁盼”問題931個,切實把學習成效體現在為民辦實事的生動實踐中。
聚焦創業歷程,拍自己的奮斗故事、看自己的紅色電影。作為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的重點項目,新礦集團黨委拍攝了“學黨史 憶初心”大型紀錄片《黨旗下的新礦歷程》,以紀錄片形式第一次全面系統對新礦集團發展歷史進行了回顧梳理,全景式展現了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新汶礦區波瀾壯闊的百年發展歷程和所獲得的寶貴經驗,引導廣大職工群眾從百年的礦區發展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學習經驗方法,更好地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聚焦紅色傳承,百個紅色故事熱礦區。充分認識和挖掘紅色文化在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匯集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具有典型性的100個故事,編印了《百年黨史 百個紅色故事擷粹》,面向41個基層黨委504個黨支部全覆蓋發放,不間斷開展全員學習宣講,以紅色文化融聚黨史學習教育合力,夯實了黨史學習教育的紅色底蘊。